2009年9月18日星期五

敌基督???


拜三上会督的课时,谈及教会合一的课题(ecumenism), 对于此课题,笔者特感兴趣,因为这也是笔者的专文题目,然而会督却在最后做了一个结论,令笔者大吃一惊,不只是吃惊,是心中呐喊,是心灵的震撼。超宗派运动(ecumenism)在二战后兴起至今,从各教会提倡教会间的合一,到进入社会(intergral mission), 超宗教间的对话(inter-faith), 以后会发展成什么地步。会督画了一个进程表:
ecumenism---intergral mission---inter-faith-----one world one faith---???Antichrist???
对于这样的一个结局,笔者真的吓了一跳,但却是圣经中的预言(约壹1:18)。
当教会不断标榜“进入社会”同时,是否也把基督教信仰的独特性也妥协了? 当基督教进入公共领域的时候,是否是为了达到某种共识或认同吗?入世却不属世,这道理太难了!基督教走到最后,是否会产生“敌基督”呢?
笔者认为很好的教导是必须和必要的,很多时候教会一知半解的,对自己的立场模糊时,就会给“那恶者”留地步,而产生了可悲的结局。(再次原谅笔者的小信)

2009年9月17日星期四

电影的反思


电影是属世的?对于有些人这样的说法,笔者也只能感概他们以太狭窄的心胸看待基督教信仰了。然而,这些人的看法也不是毫无益处的,因为有些电影的确苦毒不少的人。笔者认为电影是中性的,其关键在于观赏电影的人。梅智理在此文中提供电影爱好者一些原则,好让观赏电影不只是一种的娱乐而已,也可以是一种深入的生活反思。笔者是电影发烧友,对于新上映的电影都有关注,然而笔者发现自己只停留在感官上的刺激以及抒发压力而已,所以选择的电影都是动作片,喜剧,里面充满了爆炸场面罢了。此文给笔者当头一棒,笔者应该从感官的刺激升华到心灵上的震撼,这样才值回十零吉的戏票。
作者在此解释了电影中好与坏的成分,观众必须懂得分辨:


色情VS感官和情感的表达
宣传VS信念
琐碎小事VS日常生活的重要意义
煽情VS真实的情感


其中作者定义色情(pornography)为:过分强调人的兽性或人原始的情感、情欲,以致遮盖了其他应该注意的重点。并且作者指Mel Gibson 的《基督受难曲》包含太多的色情成分,以致观众太过被基督被残酷对待的情节吸引而妨碍观众更全面地认识福音。回想之前笔者曾经看过一次此片,虽然被基督受难的真实写照而大受感动,却不曾有冲动要看第二次,这可能就是此片太过注重感官刺激而忽略了心灵上的震撼吧。


对于将电影与神学结合的说法,笔者觉得见仁见智吧,毕竟现代人对有深度的电影还不太感兴趣(有多少有深度的电影能登上电影排行榜宝座?),而且市场上有深度的电影少之又少。然而对自己是一种很好的操练,尝试在看了一场电影后做些反思,毕竟电影还是现代人其中一种的潮流,如果能够透过电影能够与其他人对话,深化彼此间的思想,何尝不是好事?

2009年9月14日星期一

希伯来诗篇与中国诗经对人性的想象


李识昌的尝试将两下不同人文环境的经典文本摊开来,既中国的“诗经”和基督教经典“诗篇”,以探讨其中的共同点,在其中的内容思想进行对话。要做到这一点,身为基督徒应该抱持怎样的态度去看待非基督教的经典呢?圣经作为基督教绝对真理启示的经典是不容置疑的,面对其他宗教或文化的经典时,基督徒应该持有怎样的界线,好让基督徒可以在不妥协自己的信仰下,又可以进行开放的对话呢?笔者认为宗教间彼此的对话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可以破除彼此间的隔膜,但前提是基督徒本身必须先对自己的信仰有一定的根基,否则信心动摇,得不偿失!
说是“对话”,就必须抛弃自身的优越感和排他性以便彼此可以从容地接纳对方。对于这方面,笔者还是有点顾虑,就如上文所提:对话者会否因此而妥协了信仰呢?回应自身的顾虑,笔者认为必须搞清楚对话的目的,对话是为了彼此间达到共识?还是在差异中互相尊重?笔者认为对话是互相尊重的途径,以破除彼此间的防卫以达到更深入的对话。但是还是回到对话者必须有一定的信仰根基,否则将玩火自焚!(原谅笔者的小信)
作者在此文当中巧妙地将圣经的诗篇与中国儒家的诗经中哀歌述说的“上帝”做个对照,以探讨人面对人生哀痛时,藉着哀歌表达人对上帝的回应。对于中国诗经中“天”的诠释,作者认为“天”拥有双重的意义,一是在天上的上帝,二是在地上的“天子”,既是在地上的掌权者;在诗经中有两种描述“天”的性质: “善”与“恶”,善的性质描述在天上帝而恶的性质则留给在地掌权的“天子”了。诗人在哀诗中切切表现出希望在地“天子”要学习在天的“上帝”治理国家。对于中国诗人将功归给上帝;罪归给“天子”的作法,笔者认为这样作法有点“属灵”,这也反应出华人文化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以致华人对“天”只有畏惧的成分而已。这给华人基督徒有一个反省,我们是否对神只有畏惧而已,以致我们不能以真实的感受面对神呢?
笔者认为诗经与诗篇最大的分别就是中国诗人在没有文本资料下猜测神(天)的本性,因而对“天”根据自身的文化划上等号;而希伯来诗人则有律法书(Torah)的文本根据来去了解神的属性,神的确主动活生生地呈现在希伯来历史中,以致在希伯来诗篇中添加了真实感。









专业精神VS专业主义

在阅读了梁家麟的文章之后,笔者深感同受。因为今年在一间城市教会实习,里面充满了年轻的专业人士,面对这些“经理”级数的会友,有时会后悔自己没有好好修成一个“世俗”的专业学士文凭,好让面对他们的时候没有被降级的自卑心理。现今教会信徒地教育水准不断提升是一件事实,每位信徒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上发挥功用,所以当一位牧师、传道甚至神学生到一间教会时,他必须预备心情被会友以“专业主义”的眼光来看待。
梁家麟所列出传道工作被专业化的原因:教会世俗化、平信徒神学教育的普及性、同工团队的多元化,也正是现今城市教会的普及现象,要么你现在开始向神祷告神学毕业以后被派到一间乡村教会,不然迟早都必须面对上述的情况。梁家麟的文章正好给笔者看到活生生的事实:以后的事奉面对的不再是一群的“善男信女”,而是一群“顾客”,随时对你的服事给予评价;在平信徒神学教育普及化的时代,牧师/传道人连唯一可以“自夸”的优势也没有了;以事工为导向的教会倾向同工团队多元化(现今大马教会还比较少见),全科传道(主任牧师)与专科传道之间存有张力。
笔者赞同梁家麟所说传道工作最大的问题不是对召命与品格的轻忽,而是传道在教会里的定位问题,笔者相信每一位神学生都有神的呼召,只是当进入教会事奉后才发现“现实是残酷的”。以上种种的情况看起来好像都很负面,但笔者觉的只要改变一下心境,这些“绊脚石”既可成为“踏脚石”!当牧者在失去“优势”而浮现出自卑心理时,笔者认为可以学习耶稣的榜样,耶稣说:要做领袖就必须做仆人。笔者觉得耶稣其中一个目的就是要解决领袖的自卑心理,因为当仆人就是要放弃一切的优势。耶稣以“木匠的儿子”呈现在众人面前,门徒里不乏很多的“专才”如会计师(马太)、政客(犹大)...耶稣可以从容面对他们因为他有仆人的心肠。在教会充满了一大堆专才,牧者不需要与他们“竞争”资格,因为我们只是个仆人,让我们好好地服事他们吧!将他们安置在妥当的岗位上,笔者相信教会一定可以“如期发展”。
面对教会里专业主义的现象,笔者认为牧者必须认清自己的目标,否者就随风漂泊,东做做,西做做。牧者的工作是服事羊群,使他们成为门徒,教导他们认识真理。牧者应该有广大的心胸,因为当你以专业主义的态度去看待会友时,你所得的是一群的“顾客”;但是你专心服事羊群时,看顾他们灵里的需要时,你所得的是一群忠心的朋友与同工!笔者相信这也是耶稣的教导吧!

2009年9月11日星期五

安乐和怕死


安乐与怕死是一对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的兄弟。虽然出自同一个父母亲,他们俩就是不和,整天到晚斗个不停,好像要做戏给全世界的人看一般。但这种情况也不是没有理由的,身为大哥的安乐,仗着自己“老大”的身份,作威作福,由于是长子,所以所有的东西都是一手的;可怜的老二,所有的东西都是“执二摊”,由于心理自卑作祟,在无可奈何之下,只能在暗地中反抗大哥。其实怕死这个名称也是有它的原因的,对于身份不被肯定,又想攀上老大的宝座,便设计了一些的理论,以属灵的美名来控告大哥对权利和物质享受的肤浅。所以,在两者针锋之下,屋檐底下不得安宁!
阿东是家庭里的另一份成员,对于他特殊的身份,笔者觉得有必要向大家解释。阿东在年幼时便失去了双亲,由于他的双亲与安乐、怕死的双亲是忘年之交,他便成为了家中的养子。由于是养子,当然就失去了很多优待,然而天生“命硬”的阿东,凭着超人的毅力,在各个方面都超越他人很多,他觉得两位“哥哥”们在家中的分身是无可质疑的,他也没有兴趣去与他们相争,能够在家中生活他已经很知足了!就因为这样,阿东在学业上成绩超群,升学都是靠奖学金,从不需要家里的支持,父母因此对阿东改观了很多。
话说回安乐与怕死,刚开始对阿东这个养子其实并没看在眼里,对他们来说,他并没什么威胁力,可是现在就不一样了,眼看父母对阿东态度上的改变,深感地位被威胁,可能以后家产都会被瓜分!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之前一切的恩恩怨怨还是先搁下吧,先除掉这个外人方为上上策!两位昔日的敌人如今成为朋友,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给阿东好看。可怜的阿东,对于将临的灾难却毫不知情!(to be continue...)